首页 > 滚动 > 内容页

小逄观星|这颤栗发烫的文字,是血的跳动与真实的结晶

2023-06-28 09:53:52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我手头有本伴随我多年的杂志——《人民文学》(1991年第11期)。这一期几乎整本刊登了李存葆和王光明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沂蒙九章》。编者的按语,我几乎能背过,写的是:“这是刊物创刊42年来,首次几乎倾尽篇幅刊载的一部作品。时代需要黄钟大吕,这颤栗发烫的文字,是血的跳动与真实的结晶。匆忙剖析评价,无疑是打碎晶体。我们谨以庄重和虔诚将它奉献给读者。”6月23日,《沂蒙九章》作者之一王光明先生不幸在济南去世。我盯着摆在案头的这本杂志,思绪万千。

我是先读了文章后,才认识王光明先生的。1991年11月的某一个夜晚,我在潍坊街头买到了一本《人民文学》。用了一天时间,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沂蒙九章》。这样的好文章,我太想分享给朋友了,就又去报刊亭买了一本,送给了我的同宗逄增江。增江先生当时在潍坊日报干记者,他翻着杂志,忽然说了一句:“写报告文学,当记者最方便了,你想不想干?”我说当然想了,他说潍坊日报社可能要招人,到时你可以报名。第二年4月,我顺利考入潍坊日报社。因为这本杂志,让我与新闻结缘,与报告文学结缘。


(资料图片)

从潍坊日报到潍坊晚报,再到大众日报,我一直带着这本杂志。尤其是到了大众日报,我参与采写了王乐义、王伯祥、朱彦夫、张群、李玉国、高发明等重大典型,出发前,我的行李包里,都会装着这本杂志。有时不是为了带着看,就是为了给自己鼓劲。我瞥一眼杂志的封面(封面是莒县的那棵四千多年的银杏树王的图片),就觉得找到了基调和方向。写到什么成色?就写到《沂蒙九章》的样子。这本杂志,成了我写大块文章的“秘密武器”。我参与采写的接近两万字的《辛卯找水打井图》,就是模仿《沂蒙九章》写成的。

王光明先生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实力派人物。他参与创作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大王魂》《沂蒙九章》《中国有座鲁西监狱》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他的主要合作伙伴是著名作家李存葆先生。有朋友说王光明和李存葆合作,真是珠联璧合,李存葆的思想,王光明的文笔,开启了报告文学的新风。

王光明追求报告文学语言的感染力,追求美的境界,有时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就是要写出不一样的感觉,写出不一样的句子,营造出不一样的氛围。

后来,我认识了王光明先生。王先生讲话时语不加点,思维跳跃,跟他聊天,他好像在想别的事,有时就笑了起来,突然问:“你刚才说什么?”我又说了一遍,他又笑着在想,又问:“你刚才说的好像我记得不全,你再说。”

2008年春节,我回安丘老家,巧遇王光明先生。他正扳着手指头跟景芝酒业老总和我同学冯金玉数自己获了多少文学奖。我就逗他:“您是最能吹的大作家!”王光明气得眼珠子直在眶子里转:“小逄呀小逄……有本事你也获个鲁迅文学奖啊,你也吹,你就会骂明星。我吹我吹……我吹也是美丽地吹!”大嗓门,急话语,伴着唾沫星子,让我记住了“美丽地吹”这个别致的词组。

因为写景芝酒业,冯金玉跟王光明相处两年多。他听王光明说过,高考录取后,王光明骑着个生了锈的大把自行车,满庄和坡里奔跑呼号:“我考上山大了,我考上山大了!”车子过处鸡鹅惊飞,大有范进中举之势。穷孩子终于敲开了光明的大门。他可以撒欢!

冯金玉说:“生活中,王光明不拘小节,核桃不离口,时时咀嚼,声称吃核桃不仅健脑还乌发……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有关王光明的故事,我听了很多。山东省散文学会会长丁建元说得最生动。越听越觉得王光明坦率、真诚,不装腔作势。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就是爱琢磨语言,爱翻字典,他把一生的精力献给了报告文学事业。

那本《人民文学》杂志,我还会保留下去,因为上面有两位我尊敬的作家的痕迹,不管别人怎么看《沂蒙九章》,它深深地影响过我,启迪过我,鼓励过我,我就珍重它。

王光明先生安息!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逄春阶 报道)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导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